為什麼說清朝導致中華文明的大衰退?
因為明朝被滿清過於貶低,以至於在教科書和電視上,明朝幾乎成了腐敗和無能的代名詞,實在令人憤懣難平。研讀了諸多資料後發現,大明實在值得大書特書,滿清才真的是腐敗和無能,因為滿清貴族的狹隘給整個華夏文明帶來的恥辱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無出其右的地步。
明末西方傳教士還在讚揚中國物產極為豐富,物質生產能力遠勝歐洲,聲稱「大明人」是「衣飾華美,風度翩翩,富於文明和教養」,「中國人爽快的讚頌鄰國的任何德行,勇敢的自承不如,而其他國家的人,除了自己國家的東西以外,不喜歡別的東西。中國人看見來自歐洲的產品,即使並不精巧,仍然發出一聲讚歎。這種謙遜態度真值得稱羨,特別表現在一個才能超越他人的民族上,對於那些有眼無珠、故意貶低所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羞辱。」
而英國特使馬戛爾尼在乾隆時期的出使日記中卻說:「自從滿洲韃靼征服【中國】以來,至少在過去150年裡,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半野蠻人」。「遍地都是驚人的貧困」,「人們衣衫襤褸甚至裸體」,「像叫花子一樣破破爛爛的軍隊」,「我們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搶著吃」,「我們在北京的大街上行走時,竟然有個男人就在我們的面前蹲下來解大便」。這就是西方史書中記載的所謂「康乾盛世」。滿清對明朝的征服在某種意義上講是宣告了中華文化的再次中斷。
英王特使馬戛爾尼拒絕按中國禮儀向乾隆帝行下跪禮,從而引發兩國一場禮儀之爭
英國特使馬戛爾尼
一個國家保證其繁榮的盾牌是軍事,是能夠讓它蓬勃發展的基礎。能夠體現寬鬆政治環境的則是文化,文化的發展才能使思想和科技得以進步。
明朝思想界之開放活躍,眼界之宏大,簡直令人咋舌,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壯觀景像,竟然在數千年後的中國大地上,在明朝統治下重新出現。明朝思想家遠遠走在了同期西方思想家的前面,說是百家爭鳴半點不誇張。而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明末大思想家的出現,實在不是無本之木,甚至可以說,這三個人只不過是明朝思想界在滿清殺戮【根據滿清公佈的清初人口數目和大明末期的人口數目來計算,死亡人數在6000萬-8000萬】之後僥倖存留下來的只鱗片爪。
黃宗羲(1610年-1695年),字太沖,號梨洲,世稱南雷先生或梨洲先生,浙江寧波余姚明偉鄉黃竹浦(今黃埠鎮)人。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曆算學家、教育家。
顧炎武(1613年 - 1682年),原名絳,字忠清。明亡後,以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為人,改名炎武,字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學者尊為亭林先生。
王夫之 (1619-1692) ,字而農,號薑齋,又號船山老人,衡陽人,明末清初偉大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有著作百餘種,四百餘卷,千余萬字,被尊為近代湖湘文化之宗師。
在數學上,明朝的中國數學家先於牛頓發明了導數(註)的數學工具,而這個數學典籍的意義直到最近才重新被認識到。在工業上,煤礦開採技術也領先於世界,像煤礦瓦斯排除技術都是從中國傳入西方,還有鋅的發現,鋅銅合金的冶煉,都是當時中國的獨有技術。在科學發展上,在明末,一下子湧現出一大批領先於世界的科學家,研究領域也開始細化,出現了瘟疫學、地質學、生物學、物理學等等。產生出一大批具有世界水準的著作,如:李時珍『本草綱目』(1578 年);朱載堉『律學新說』(1584年);潘季馴『河防一覽』(1590年);程大位『算法統宗』(1592年);屠本畯『閩中海錯疏』(1596年);徐光啟『農政全書』(1633年);宋應星『天工開物』(1637年);徐霞客『徐霞客遊記』(1640年);吳有性『瘟疫論』(1642年)。
李時珍(約1518年-1593年),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人,生於蘄州亦卒於蘄州。李時珍是中國明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醫學家、藥學家和博物學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綱目》是本草學集大成的著作,對後世的醫學和博物學研究影響深遠。
朱載堉,我國明代大樂律家。因其首創的「十二平均律」,或稱十二等程律、新法密律,被廣泛應用在世界各國的鍵盤樂器上,包括鋼琴,故被譽為「鋼琴理論的鼻祖」。朱載堉被西方讚譽為「東方百科藝術全書式的人物」。
潘季馴 (1521~1595) 明代治理黃河的水利專家。字時良,號印川。浙江烏程(今吳興)人。
程大位 (1533~1606),明代數學家,字汝思,號賓渠,安徽休寧率口人。出身商家,少時好學,讀書極為廣博,對書法和數學頗感興趣。從二十歲起便在長江中、下游一帶經商,遍歷吳楚,因商務計算需要,隨時留心數學,遍訪數算名家和民間珠算高手。同時搜集很多書籍,進行刻苦鑽研,時有心得。約四十歲時,回率口老家,專心探究,參研各家學說,加上自己的見解,於六十歲(1592年)時完成傑作《直指算法統宗》十七卷。
屠本畯 字田叔,號豳叟。浙江鄞縣(今寧波)人。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海洋動物學、植物學。
屠本畯的代表著《閩中海錯疏》是作者入閩之後;應太常少卿餘寅之請撰寫的,成書於明萬曆丙申(1596)。全書分為3卷,上、中兩卷為鱗部,下卷為介部,又有自序和附錄各一篇。此書共記載福建沿海海產動物200多種(包括少數淡水種類),以海產經濟魚類為主,有中國著名的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4大海產珍品,以及馳名的對蝦、鰣、鰳、鰶(中華青鱗魚)等海產動物。《閩中海錯疏》記載的魚類除同種異名外,計有鯽魚、真鯛、方頭魚、鯔魚等80多種,分別屬於鯉科、鯛科、鯧科40個科,及鯉形目、鱸形目、鯔形目等20個目。所記載的兩棲類動物有蟾蜍(黑眶蟾蜍)、雨蛙(中國雨蛙)、蝦蟆(澤蛙)、水雞(虎紋蛙)、石鱗(棘胸蛙)、黃魻(沼蛙)等10種,分屬於蟾蜍科、雨蛙科、蛙科3科。此外,還記有軟體動物的貝類,節肢動物的蝦類,以及少數龜、鱉等,還有福建常見的外省海產燕窩、海粉等。應該指出的是,書中有些記載是前人不曾提到的。如「海膽」一名,過去曾被認為來自日本,其實日本是引自此書。(來源:百度百科)
徐光啟畫像
晚年徐光啟畫像
徐光啟(1562年4 月24日-1633年11月10日),字子先,號玄扈,教名保祿,明朝南直隸松江府上海縣人,中國明末數學和科學學者、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官至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徐光啟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驅之一,是上海地區最早的天主教徒,被稱為「聖教三柱石」之首。(來源:維基百科 )
宋應星(1587年-1666年),字長庚,江西奉新北鄉雅溪牌坊村人,明朝著名科學家。英國漢學家與歷史學家李約瑟稱他為:「中國的狄德羅」。代表作有《天工開物》、《野議》等。
徐霞客(萬曆14年11月27日—崇禎14年正月27日,1587年1 月5日-1641年3 月8日),生於江蘇江陰馬鎮南暘岐,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旅行家。
吳有性,字又可,江蘇震澤人,生活於明代末期,約在1582~1652年間。其生活時代正值明末戰亂,饑荒流行,致使疫病流行。他潛心鑽研,認真總結,提出了一套新的認識為溫病學說的形成與發展作出了貢獻。著有《溫疫論》。
明末的一百年,在我國科學技術史上,是個群星燦爛的時期,各種科學成果異彩紛呈。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不是因為1644年滿清的入侵終止了明朝的科技發展,中國完全可以沿著:科技發展→重商主義→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道路一路發展下去。
神機營是明代京城禁衛軍中三大營之一,是明朝軍隊中專門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隊。清代沿明制,清末組建的精銳部隊,兵丁來自驍騎、前鋒、健銳、步軍、火器等軍營,下轄馬、步隊25營,官兵14000多人,神機營常守衛於紫禁城及三海,皇帝巡行時亦扈從。
明朝永樂八年(1410)征交趾(今越南)時,明成祖朱棣得神機槍炮法,特置神機營肄習。明成祖在親征漠北之戰中,提出了「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的作戰原則,神機營配合步兵、騎兵作戰,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應用更趨專業化,神機營也成為明軍的一個兵種。
再看滿清,在明末就已經裝備了火槍的神機營,在滿清時竟然遭到裁撤,而相比滿清在面對八國聯軍的時候還在用大刀長矛,明朝的武器不知道先進了多少倍。屢次和西方的交戰,明朝都是大獲全勝,正是這些勝利制止了西方對中國長達300餘年的覬覦。對裁撤神機營,滿清官方說他們本是遊牧民族,不能忘記騎馬弓射的老本行,而實際上是因為他們的老酋長努爾哈赤是被大明督師袁崇煥將軍用火炮轟死的緣故。
到了滿清末年,可笑的滿清貴族,竟然要從英格蘭進口開花炮彈,認為中國造不出來這樣的先進武器,殊不知,被他們接管的明代軍火庫裡面還封存著一批明朝的開花炮彈,而這些明朝的炮彈,不論從品質、射程還是殺傷力上,都要高於英國的炮彈。到了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時,歐洲人在城內找到了這座明代軍火庫,發現裡面封存的燧火槍竟然比他們正在使用的火繩槍更先進,中國人早在250多年前的明代就已經解決了火繩槍雨天不能擊發的問題。
紅衣大炮,明代稱紅夷大炮,滿人忌夷而改衣,這種大炮通常有個兇猛異常的名字,這尊叫做神威大將軍。
而在辮子戲裡面最常聽到的「紅衣大炮」,也就是袁崇煥炸死努爾哈赤的火炮,只可惜放了200多年,滿人愣是沒發現大炮裡面的膛線【來福線】,後來仿製的大炮射程越來越短,總以為是炮彈不夠大,結果就拼命加大炮管,最後鑄出了九萬斤的大炮,而射程居然連明崇禎年間的火炮射程一半都達不到。而這200多年裡,滿人就愣是沒有一個人肯從炮口往裡面看一下,不過看了也沒用,因為滿人根本不會鑄造內膛線,這樣的鑄造工藝在明朝之後已經失傳了。
滿清統治中國的267年,是中華文明恥辱的267年,中國的科技水準不僅沒有進步反而在倒退,就在這一進一退之間,中國歷代領先歐洲600多年的科學技術就這樣葬送在滿清貴族手裡,而這,也正是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博士至死也沒想明白的『李約瑟之謎』的答案所在。
原名:為什麼說清朝導致中華文明的大衰退?
作者:賣報的小行家
發表日期:2010-07-16 12:51:15
轉貼自:煮酒論史
轉貼日期:2010-07-19
辭條:
導數
導數(Derivative)是微積分中的重要基礎概念。
例如在運動學中,一件物件在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於位移的改變除以該段時間的長度。而當這段時間趨於零時,這時的速度為瞬時速度,無法按照通常的除法計算,這時的速度為時間的導數。得用求導的方法計算。
也就是說,一個函數的自變量趨近某一極限時,其因變量的增量與自變量的增量之商的極限即為導數。在速度問題上,距離是時間的因變量,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當時間趨於某一極限時,距離增量除以時間增量的極限即為距離對時間的導數。
導數的幾何意義是該函數曲線在這一點上的切線斜率。
來源:維基百科_導數
本文及圖片於 PCHOME新聞台-北斗星 同步刊登
Tag:論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